毛毛思雨小站 诗之韵

收租资本主义”是互联网时代自然垄断的结果

近年来,虽然苹果的硬件的盈利增长乏力,近期更是在全球多个市场大幅下调硬件产品价格,但是苹果背靠庞大的存量设备用户群体,逐步发力服务业务,成绩斐然。

据权威机构IDC发布的2018年全球手机销量报告显示:三星手机销量2.92亿台继续排名第一,苹果手机销量2.09亿台排名第二,华为手机销量2.06亿台排名第三,小米手机销量1.23亿台排名第四,OPPO手机销量1.13亿台排名第五。但是,苹果手机依赖约为14.85%的市场占有率,独占全球手机利润的73%,高居第一。

美国科技新媒体OneZero日前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“收租资本主义”的概念。该文章称,科技巨头已经不仅限于向用户兜售硬件产品,而更希望在用户解锁各种数字虚拟产品中赚取成倍的利润。

苹果就是最典型的贯彻“收租资本主义”的科技公司,大有“此路是我开,要想过此路,留下买路钱”的味道。

这些科技公司只是搭建了一个“生态系统”,通俗讲可以理解为“公路”一类的基础设施,各种产品或应用就像上面跑的各种自行车、三轮车、小汽车、卡车、货车,只要在“公路”上通行就得交“过路费”,你可以使用“公路”这类基础设施,但并不拥有所有权。

只要用户使用苹果的硬件产品,再订阅或者从上面购买东西,都得被“收租”,市场上也经常笑称为“苹果税”。以前,苹果与微信热烈PK的也就是如此,因为苹果想要对微信进行“抽成”。

苹果就是想从基于庞大存量设备的应用服务提供也就是在App Store上“收租”。苹果用户可以通过App Store购买收费项目和免费项目,例如游戏、图书、应用软件等;此外,苹果执行了关于应用内购买的新政策,所有苹果应用商店下载的应用程序在其后续提供的服务过程中,涉及到提供会员服务或解锁内购内容的,乃至用户对基于该平台的其他经营者提供内容的打赏,苹果都视为其为“应用内购买”(IAP),即苹果将其中的30%的收入作为苹果平台的提成。

更在上个月苹果的2019春季发布会上,苹果没有发布任何一款硬件,服务成为了本场发布会的主角。目前,苹果的服务类业务包括五类:数字内容、iCloud、AppleCare、Apple Pay和授权。苹果密集推出订阅服务项目Apple TV+和Apple News+,加上之前的Apple Music和iCloud,苹果公司将虚拟产品像硬件产品一样,明码标价起来,并希望通过“All In服务”来摆脱硬件依赖。

用户只要通过苹果的设备,就可能被收取“订阅费”,也就是互联网语境下的租金。当然,也不仅仅是苹果在收取“收租资本主义”语境下的租金。当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收取“租金”,“租金”的形式既可以是”订阅费“、”使用费“等现实的”付费“,另外一种是更为隐秘的,也是大家不太重视的形式——用户数据,用户在免费登陆使用过程中,不得不让渡他们在使用中产生的数据流,即是另一种形式的授权使用费。

然而,用户们对互联网科技巨头们可能不可奈何,因为由于互联网科技的自然属性,很容易形成长期”垄断“。例如,苹果在iOS系统下服务排他性强,用户的需求替代性和服务的供给替代性都非常低,并且作为既成的行业巨头,其边际成本趋近于0,多种因素作用下最终形成长期垄断。

首先,类似于工业企业,互联网科技公司也有很强的规模效应,一旦跨过初始的巨额成本投入、累积一定用户规模后,由于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特征,互联网科技企业特别是服务和虚拟产品提供商,其边际成本趋近于0,也就是说服务客户数量的增加,几乎或者不会显著增加其成本,可能也就是一个电子拷贝而已。在互联网科技行业,其马太效应较之工业制造领域更甚。

其次,互联网科技行业很容易掌控平台、掌控入口来形成严格的排他性。例如,微软利用window系统一统天下,用户基本只会选择微软自带的办公软件,即使原来莲花公司的图表办公软件很受欢迎,但是用户的需求也同样可以被微软的软件顺带满足。再如,社交软件微信也是掌握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,积累了海量用户,难以被取代。

最后,大的互联网企业会利用自己的行业领先地位以及资金优势,对于后来者以及其他新创企业采取”kill it”(灭掉它)或者”buy it“(买下它)的策略,要不通过非正当竞争低价倾销或者市场堵截,要不就入股或收购。当前,国内互联网巨头”掐尖“新创科技企业的形势非常明显。


Tags: 互联网

发布: mjtmjtjj 分类: 科技创新 评论: 0 浏览: 85
留言列表
发表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