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毛思雨小站 诗之韵

分享经济迎来“新风口”,传统产业都可能被分享经济重构

你是否能感受到,关于共享经济的一场消费革命正在悄悄进行。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之下,你是否对它有足够的了解? 共享经济是什么? 在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的国家战略鼓舞下,分享经济迎着“互联网+”的风口快速飞升,除了我们熟知的许多分享型app,可以说每一个传统产业,都可能被分享经济重构。不过,法律和政策的更新往往落后于商业和社会的快速发展,为了适应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产业升级,我国也在积极完善相关政策法律。

  滴滴分享出行

  在全球范围内探讨分享出行时,Uber受到的媒体关注最多,但它还远不能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按需出行服务供应商。从绝大多数的指标来看,比如每日出行数量、司机总数量、乘客总数量,这个称号都属于中国的巨无霸企业“滴滴出行”。

  除中国外,世界上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说滴滴出行是在2016年8月,当时它以70亿美元的交易价格购买了Uber在中国的运营权。这次收购奠定了滴滴在中国按需出行市场的主导地位,也使其估价达到了350亿美元。对于一个诞生至今仅四年的公司,对于竞争激烈的中国出行市场来说,这次收购都是里程碑式的。

  反之对于Uber,这是一次罕见的失利。Uber在全球其他地区大多成功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。但在中国,这一次却与以往不同。滴滴拥有着超过100亿美元的战略资金和有影响力的投资者,此外还深入了解中国国内的商业动态。这是一个令人生畏的竞争对手,在与Uber对峙的整个时期,滴滴的市场份额始终远高于80%。

  滴滴出行是在2015年2月由滴滴打车(由前阿里巴巴公司经理程维创立)和快的打车合并而成。在合并时,这两家公司各占中国分享出行市场的一半份额。滴滴成功抵御了资金充足的Uber的挑战,同时又具备如此迅速的多样化能力,它是如何做到的呢?

  一部分原因在于,滴滴的企业文化中将社交性和竞争性独特地结合了起来,而另一部分则归功于程维自身对军事历史和战争策略研究的爱好。滴滴已经花了数千万元去支付政府的罚款,而且有一定政府背景的公司,比如广州汽车和中国人寿,都是Uber的投资者,而不是滴滴的。

  滴滴目前的发展轨迹显示他们正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,他们不仅将主导中国分享出行这个市场,还将主导中国的整个出行市场。在世界各地,汽车业有着巨大的产能过剩。与此同时,世界各地的政府花费数十亿美元去建造复杂的公共交通系统,却往往给城市经济带来巨额支出和周转不灵等有害后果。

  随着完全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成熟,类似滴滴这样的应用预示着一种新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公私伙伴关系,即并非创建新的集成中心化系统,而是通过数字技术利用分散的过剩产能,这些应用能否给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另一种思路。

  分享经济及四种商业范式

  分享经济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分享,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。但现在市场对于“分享经济”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意见,就像在“社交”媒体平台出现时,我们失去了“社会的”这个形容词;在Facebook将“朋友”变成了动词“交友”。

  尽管学术上“群体资本主义”是对此最准确的表达,但现实案例中大部分人仍继续使用“分享经济”。基于供方和需方的分享主体类型,分享经济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的商业范式。

  C2C模式——自由市场的回归

  分享经济典型为C2C的模式,每个人既可以是生产者,也可以是消费者,商业不再由中介垄断,而是个体作为供需方直接对接。

  C2B模式——众包和众筹成为潮流

  企业借助于社会化力量运作,通过众包满足临时性的劳动力需求,企业虚拟化运营发展。通过股权众筹便捷获取社会化资金运转。

  B2C模式——“以租代售”的战略转型

  企业以“以租代售”的战略,颠覆传统面向消费者的卖新和卖多行为,从销售产品向提供租赁服务转型。

  B2B模式——从消费到生产的分享

  企业与企业之间分享其闲置资产,从有形的闲置资产共享到无形的产能共享,帮助企业更好的通过协作实现双赢。

  分享经济的共同点

  “滴滴出现”可以说是就是典型的“分享经济”

  高度以市场为基础:在分享经济下的市场里,商品得到充分交换,新的服务层出不穷,经济更具活力。

  资本高效利用:分享经济给所有资产都带来新机遇,从各种设施、技能到时间、金钱,它们的价值都得到最大利用。

  具有群体网络结构,而非中心化或层级化结构:资本和劳动力来自去中心化的人群个体,而不是来自公司或国家组织;商品交易的预期取决于群体分散的市场行为,而不是中心化的第三方组织。

  个人行为与专业行为界限模糊:劳动力和服务的供应商经常将点对点的行为商业化和规模化,比如搭车、借钱等,而这些行为往往被认为是“个人行行为商业化和规模化,比如搭车、借钱等,而这些行为往往被认为是“个人行为”。

  全职与兼职、正式工与临时工、工作与休闲的界限模糊:许多传统全职工作被合同工替代,这些合同工同样保证工作时间和单位工作量,同样具有经济支持和企业管理。

  分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晚于海外。随着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和O2O普及,许多分享经济企业于2011年前后开始创建,历经几年发展,从2014年开始爆发,目前处于分享经济发展的黄金期。

  黄金期的红利还能享受多久?

  金融危机是分享经济爆发的契机。人们通过分享经济节约支出获取收入,促进了分享经济发展。

  支出——“省钱”是人们参与到分享经济的核心因素。分享经济以租用或者买卖二手物品的方式,为人们提供更加廉价的产品或服务。根据Vision Critical调研显示,价格因素是人们参与分享经济的核心动力,如果分享相比购买能够节省25%的费用,50%左右的购买者将会转为分享。

  收入——“兼职”工作机会能够帮人们获取额外收入。经济衰退背景下,兼职工作人数迅速上升,人们开始转变工作的惯式,通过分享闲置时间赚取外快补贴家用。据Boston Fed调研发现,超过三分之一拥有非正式工作的受访者表示,非正式工作有助于抵消经济衰退影响。

  另外中国分享经济与欧美有何不同?它为什么会在出行领域最先崛起?下一个最热的领域又会是哪里呢?值得深思。


Tags: 分享经济

发布: mjtmjtjj 分类: 科技创新 评论: 0 浏览: 14
留言列表
发表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