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毛思雨小站 诗之韵

自媒体吹爆钢铁侠星链卫星,一运行5G就死翘翘?

星链计划一箭60星

但这条科技讯息到了国内很多自媒体和民科手中,标题纷纷变成了:华为要凉了!中国5G被降维打击!美国跳过5G,成功开发6G……

绝对爆眼球,有流量。但是,“星链”真的是6G吗?

什么是星链卫星

简单说,星链(Starlink)项目就是往太空发很多卫星,然后在太空组成一个卫星网,为地球客户提供低成本、高速的宽带互联网服务。

项目计划的宣布是在2015年1月。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中期计划是发射约1.2万颗通信卫星——7518颗离地约322公里;4425颗离地约1126公里。而在最终计划中,SpaceX的“星链”卫星在轨运行数量可能会达到4.2万颗。

首批60颗Starlink卫星

2019年5月,首批v0.9版的60颗“星链”卫星成功发射。在之后的5个月,SpaceX先后完成6批“星链”卫星发射。截至目前,SpaceX在轨卫星已经有422颗卫星。

星链 Vs 5G

首先要明确的是:“星链”计划和5G,目前还不是竞争关系,它也不是6G,按目前的技术特点来说,算作互补关系比较恰当一些。

1、“星链”不是WIFI

“星链”并不能直接为手机提供服务。

“星链”卫星的工作频段在Ku(12-18GHz)和Ka(27-40GHz),而手机的工作频段是2.4GHz,根本不能直连。

这种误解可能来自马斯克开的玩笑,他曾笑称北美地区用户6个月内就能使用太空WIFI了,密码是martians(火星人),再加上媒体的一顿深吹,让很多人误以为这东西就是个WIFI

就算星链卫星组网到位,用户还需要在地面上架设一个网关设备(信号中继转发,将卫星信号转为Wifi信号),才能够连上卫星网络。其实这和卫星电视的那个“大锅”差不多。马斯克在形容地面终端时说,“这些终端看起来就像是一个 UFO 插在了一根棍子上。”

居民楼常见的卫星电视接收天线

很难想像你一手拉着卫星接收器,一手拿着手机移动上网的情景,你以为随便在哪个地方,拿起手机就能搜索到“星链”的WIFI信号上网,那是大错特错了。

当然也可以建设数以万计的固定卫星地面转发站,马斯克的访谈中,也提到了建设这种固定的卫星接收站来中继卫星网络,但这样的话,它和目前的5G方案,好像并没有太多的优势。

2、“星链”也不是6G

很多民科狂吹,“美国弯道超车,研发6G!”

既然敢自称6G,那技术性能指标就要超过5G,不然就是自吹100G也没用。

“星链”卫星

在 SpaceX 公布早期计划时,曾提出网络延迟大概在 20ms-35ms 之间。马斯克也曾在媒体上表示,“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将延迟降到低于 20ms。”

那我们来对比一下。

目前使用的 4G 网络延迟在 20ms 以上,而5G 网络的理论网络延迟是1ms,实际使用可以保证在10ms 以下。

从数据上看,星链近期在网络延迟方面的表现,仅仅优于现在的 4G 网络,还达不到5G标准,更不要说未来的6G了。

再说带宽问题。

根据Space X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的初始资料,星链计划每颗卫星的设计峰值带宽为20G(bps)。“星链”中期计划是发射1.2万颗卫星,总带宽就是24万G(bps),可供24万用户以5G入门标准上网。

考虑到不会所有用户都需要使用这么高的带宽,如果以同时观看4K高清电视的用户数来计算(每用户大约20M),可以满足1200万用户的需求。

再来说目前的4G网络,截至2019年12月,中国移动4G基站288万余座,就这个量级大家还天天喊卡。

而星链的中期计划满打满算建设1.2万个“空中基站”,就算以后计划扩容到4.2万颗,想靠这4万颗卫星就给全球76亿人提供网络,后果是什么还用说吗?

所以,在未来没有突破性通信技术的加持下,就说目前星链就是代表未来的6G,可以为全球人民提供通信服务,干翻5G,打倒全球运营商,这不是搞笑吗?

那“星链”能干什么?

现在5G技术方兴未艾,但是5G技术也仅仅解决了手机连接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,它并没有解决互联网本身骨干网的连接问题。

全球海底光缆

因为5G手机连上互联网,数据还是要通过传统互联网的光纤设施来传输,“星链”就是立足于解决目前互联网存在两个的问题。

第一就是解决偏远地区的上网问题,大家在城市里面上网觉得价格挺便宜,其实光纤这个东西还是蛮贵的,为什么我们觉得便宜?是因为城市里用的人多,大家一分摊就很优惠了。

但你往偏远地区拉一根光纤,还是很贵的。中国的基建是全球领先的,我们不管是有线的网络的覆盖,还是无线网络的覆盖,水平都是全球领先的,但全球还有超过半数人口,也就是还有几十亿人,是上不了网的。

还有一些特殊情况,比如说行驶在大洋上的轮船、天空中的飞机,以及那些在无人区探险的探险者们,现在当然也有一些上网方式,但是无论价格、网速等方面都不如“星链”。

“星链”目标客户,其实是偏远地区的人,还有那些野外不方便连接互联网的人,给他们提供更低廉的接入价格、更好的网速、更好的服务。

再说第二个问题,“星链”解决了全球网络延迟的问题。

大家知道网络并不是点对点连接的,比如说我要访问一个服务器,肯定不是说从我家拉一条光纤直接连到对方的服务器,它在物理上不是直线的,要绕很多圈子。

打个比方,你就算用5G给美国的一位朋友打网络电话,该有的延迟还是会有,因为光纤的延时是物理存在的,“星链”在短距传输方面其实没什么优势,打不过光纤。

但是长距离传输,如果你要访问地球背面或者很远地方的数据的话,“星链”就有优势了,它可以跳过传统互联网光纤的拖累,依靠太空中“星链”卫星间的通信,直接把数据传输到地球背面的卫星。

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会比在光纤中快47%,“星链”计划的卫星虽然轨道较低,但仍然是在近似于真空的太空。

“星链”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就是金融市场,全球几大家重要的金融城市,比如纽约、伦敦、上海、新加坡,由于物理距离遥远,他们之间其实网络延迟是很高的

纽约和伦敦曾经还专门拉过光纤,但是他们之间的访问速度还是在60毫秒以上。这些金融市场大家应该知道,一秒钟不知道要交易多少钱,这些钱对时间是极度敏感的,所以说,哪怕你能把这个延迟降低个十几毫秒,都有人愿意花钱来买单。

马斯克为什么要搞这个东西?

当然是为了赚钱,现在SpaceX这家公司做的主要业务就是火箭发射,听起来虽然高大上,但是并不是特别的赚钱,预计到2025年火箭发射的收入能够达到50亿美金,毕竟也没人会闲着没事经常发火箭玩,这个市场其实挺小的。

所以马斯克要想一个落地应用出来,据SpaceX透露的一份材料,公司预计在“星链”计划完成之后,一年能有300亿美金的收入,而“星链”计划的总成本只有100亿美元,这个账你也算得过来,对吧!

马斯克计划遭人非议的一点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这个数字太“放卫星”了,中期需要发1.2万颗卫星,最终计划要达到4.2万颗。

要知道从1957年到现在,人类一共才发了8300多颗人造天体;现在还围着地球转,可能加起来也不到5000颗了,现在一个马斯克一下子就要搞4.2万颗,听起来实在不靠谱!

其实类似的计划不光是“星链”在搞,像one web、三星、谷歌、亚马逊都有项目,中国也有类似的计划。国内的“虹云”、“鸿雁”计划,就是在太空布局宽带卫星,提供网络连接服务,而且2018年首颗试验卫星已经上天,比马斯克的“星链”还要早一点


Tags: 5G

发布: mjtmjtjj 分类: 科技创新 评论: 0 浏览: 32
留言列表
发表留言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